翻页   夜间
汉文小说网 > 穿越百年,我在都市鉴宝捞金 > 第1669章
 
“其中,清太宗皇太极就曾有言:‘昔金熙宗及金主亮废其祖宗时冠服,改服汉人衣冠。迨(dai)至世宗,始复旧制。我们以骑射为业,今若轻循汉人之俗,不亲弓矢,则武备何由而习乎?射猎者,演武之法;服饰者,立国之经。其馀(yu)悉令遵照国初定制,仍服朝衣,后世子孙勿轻变弃祖制。’”

“乾隆帝时,也曾强调:‘衣冠为一代昭度,夏收殷,不相沿袭。凡一朝所用,原各自有法程,所谓礼不可忘本也。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说,至辽、金、元诸君浮慕好名,尽去其淳朴素风。传之未久,国势浸弱。盖清自崇德元初,已厘定上下冠服诸制。高宗一代,法式加洋,而犹于变本忘先,谆谆训诫。亦深维乎根本至际,未可轻革旧俗。祖宗成宪具在,所宜永守勿愆(qian)也。’”

“嘉庆帝时,也再度反复强调:‘我朝列圣垂训,命后嗣无改衣冠,以清语骑射为重,圣谟深远,我子孙所当万世遵守……衣袖宽广逾度,竟与汉人妇女衣袖相似,此风断不可长。现宫中衣服,悉依国初旧制,乃旗人风气。日就华靡,甚属非是。’”

讲述时,谭丙戌翻找到了研究资料,递近唐顺面前,示意唐顺细细品阅。

“当时有这样的风气,其根本主要是清朝初立,内忧外患未净,国家暂时还不安稳。所以,各代皇帝始终强调国之根本不可忘却。”

谭丙戌娓娓道来:“但途径康雍乾三朝盛世之后,王庭疆域和政治局面进一步稳定,国家日渐富庶,物质条件丰厚起来,宫廷贵族的生活由俭入奢,统治者不再因稳固政权而强调‘国语骑射’。”

“于是,闲逸享乐的风气逐渐扩散,逐渐影响到了衣娟着装的配饰。原本窄袖紧身的服饰,不再适应权贵阶级对闲适美好生活的追求,又因多年来满汉风俗相互融合,便就有了服饰改革的趋势。”

“这一趋势,据史料记载,大致是从道光咸丰年间所开始的。起止到同治、光绪年间,东西文化逐渐交流,制度再次慢慢变改……”

谭丙戌找出来的研究资料,详细地记录了有关‘领巾’的研究细节。

其中穿插着不少传世图像,及文献截图等。

事事巨细,有理有据。

这篇研究资料袒述,据咸丰时期大学士崇彝在《道咸以来朝野杂记》之中记载着:“以敞衣有绣花挽袖加卷领为恭,敞衣无领,随时必加卷领。随时者,皮、绒、缎、纱之别。”

记载中的‘卷领’便是领巾,其材料质地有绢、罗、缎、皮、绒、纱等多种。

这里提到的‘敞衣’,即是‘氅衣’,是清朝后宫妃嫔日常穿着在衬衣、便袍外的便服。

这段记载,是清朝资料之中,有关领巾出现最早的记录。

所以,大致推断,满清领巾的出现,应该在道光或咸丰年间。

而据国内目前保存的宫廷氅衣最早的是道光年间,因此推断,领巾出现的时期,最早应是道光帝时期。

而道光年间,距离孝庄文皇后时期,差了一百多年的时间。

所以,由此可以肯定,唐顺这条领巾,不可能会是孝庄文皇后的遗物。

否定了唐顺的第一个猜想,谭丙戌再次讲述道:“满清领巾的形式,从开始,到消失,也有变化。时代不同,其形式也各有不同。”

“满清领巾的早期形式,多为纯素色,且没有其他装饰,又长度较短。而中后期的形式,宽度和长度都明显有所增加,且也出现了诸多刺绣、镶嵌等装饰。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