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成桂本蒙元世袭大将出身,心计手段都堪称人杰。为人又残暴嗜杀,从他当政以来,打压一直占据高丽朝堂的世家大族,还有僧人阶级,独掌权柄。
此时盛怒之下开口,声音之中竟然隐含金铁之意,让人不寒而栗。
“乔娜(高丽语,殿下)。”荣禄大夫郑道传开口说道,“我高丽前几次的使者都被明国拒而不见,此时明军已经过江,又是那少年气盛,一直对高丽心怀敌意的皇太孙领军。臣以为,断无和谈的可能。请殿下,早日召集天下军民,早做准备!”
李成桂暗中点头,他是武人出身,自然懂得人家刀都抽出来了,不可能不见血,就再插回去的道理。
“不可!”臣子中,承政院(大明翰林院),都承旨姬从良出列,朗声说道,“殿下,大明上国百万王师已至,高丽危在旦夕。此时,身为藩国,难道我们不该好好想想,到底是什么过错,才让上国如此震怒吗?”
“千年以来,中华上国秉承教化,号称礼仪之邦,历代君主都不愿兴兵远征,即便是藩国有了少许错处,也会宽大原谅。”
“明国不见我们的使者,就证明我们认错的态度还不够诚,礼节还不够隆重!”
“还怎么不够隆重?”高丽武将之中,领头的青海君李之兰站起来,气愤的怒道。
李之兰为李成桂的义弟,是在他在军中最大的臂膀。此人和李成桂一样,都出身蒙元世袭武将世家。李之兰是女真人,真名叫,佟,豆兰帖木儿。
“珍宝美人,宝马金银全部献了上去,可是明国还不肯罢休,还让我们怎么做?难道要负荆请罪吗?”李之兰大声怒斥道,“若是负荆请罪都不成,难道要殿下,学古人,吃明国皇帝的屎吗?”
殿中群臣俱是一愣,高丽朝堂中不缺少饱学之士,可是谁都想不起来,这个吃屎的典故出自哪里。
唯有文人领袖裴千惑想了许久,开口说道,“青海君所说,可是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?”
李之兰瞪眼道,“老子也不知,反正是听家里的书呆子说书,听来的!”说着,转头对李成桂奏道,“殿下,中国古代时,有个国家被灭之后,落败的国君每日要品尝胜国国君的粪便,此等奇耻大辱..........”
“你闭嘴!”李成桂只觉得胸腹之间满是恶心。
而朝堂中,那些文臣们则是厌恶的看着李之兰,“青海君不学无术!中国战国时的典故,怎么能用到此时?再说,勾践那是卧薪尝胆.........”
见朝臣们,为这种事又吵闹起来,李成桂再次大怒,大声道,“让你们说军国大事,你们一个个争吵不休。说这些没用的东西,你们也还争吵不休,寡人要你们有什么用?”
姬从良再次大声道,“殿下,听臣一言,请罪求和方是正途!”
“在你心中,我高丽就如此不堪一击吗?”反对派,马上开口质问。
“胜了如何,败了又如何?”姬从良大声道,“大明国力千万倍于高丽,挡的了一时,挡不了一世。打走他二十万人,他能叫来两百万人。战火在高丽境内肆虐,死的可都是高丽的百姓,毁的是高丽的根基呀!”
是的,最后这段话,才是这场战争最让人头疼的地方。战火在自己的家门口蔓延肆虐,不管打不打,高丽都要元气大伤。对大明来说,百万大军随时可以补充,但对高丽来说,承受不起任何重大损失。
前方报来的军报中,燕王朱棣率领大军沿路拔除高丽堡垒,那些刚刚长起来的农田,都被明军毁坏。现在是八月,再过一两个月庄稼就会成熟。
到时候,若明军在高丽大地上纵火烧田,即便是高丽能胜,明年也要挨饿。若是战火一直不断,挨饿就会变成饥荒。而且在漫长的战争中,明国封锁了交易,军中铁器还有弓箭等的原材料,只会越来越少。
到时候,百姓无粮,军人手里没有武器,这仗还怎么打?
(明初,大明对高丽禁运铁器,水牛角。高丽人善射,但是高丽不产水牛)
对明国的蛮不讲理,李成桂心中是满怀气愤的。一直以来的恭敬,没有换来明国的册封不说。反而因为一些不毛之地,明国就要灭了高丽,灭了他李家。
可是他心中,实在提不起太多的勇气,与大明为敌。当年他奉命率领大军至鸭绿江畔,要和明军为敌。可刚遥见明军威势,就已经吓得胆寒。
当时对面的将军是明国皇帝的兄弟,徐达。连蒙古人都惧怕他,小小的高丽又怎敢太岁头上动土!
但不打,他心中又不甘心。其实死多少人他不在乎,他在乎是宣战的国书中。大明皇帝斥责他是篡位的乱臣贼子,直接否定了李家对高丽统治的合法性。
这时,殿外忽然传来一个声音。
“父王,儿臣以为,求和才是自取灭亡!要想高丽国祚绵长,唯有一战!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